買紅木家具該不該找熟人
我們國家是一個特別重人情的國家,凡事都講究一個面兒;比如人情世故、面子、哥們兒等等。中國人做生意,就特別擅長打感情牌—我們是多年的朋友、同學、哥們兒等等。中國一直有一種圈子文化,比如聚落、社區、社群、朋友圈……
這些年非常流行的微商、社群營銷,就是一種典型的熟人營銷。其實熟人營銷在文玩界特別流行,但更多的是一種見不得光的“殺熟”;在文玩界有很多俚語,如埋雷、托、掮客、傳三手等等,都是殺熟的典型手段。
作為中國文玩界橋頭堡的紅木家具,該不該入手熟人的呢?這個問題要辯證地來看:
如果買的紅木家具,僅僅作為日常的家用起居,如果你朋友是從事這個行業的,只要真材實料,干嘛不買他的。
如果你買紅木家具是彰顯你的社會地位,那么你對紅木家具的用材、款式、雕刻和工藝等都有一定要求,剛好你的朋友是從事紅木家具行業的,他有相關門道,自然可以考慮他。
但是如果你買紅木家具是為了收藏,那么你就得額外注意了,這個時候更多的是考慮紅木家具本身的藝術價值以及你朋友的傳統家具的文化積淀、人品素養等的綜合考量了。
在紅木家具圈中,很多不法商人都會為了牟利而殺熟。他們會事先為一件作偽造假的家具編織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情節,然后找托、找掮客把這個“完美故事”傳播出去,以吸引感興趣的朋友慕名來看。
這時候如果你不具備深厚的傳統家具知識,如果對你的熟人朋友了解不透,那么你極有可能進入他們的套子里,信了這個家具背后的故事,最后成了棒槌。
所以買紅木家具要不要買熟人的,得從你的目的、熟人門道極其做人品質等方面做綜合考量,再下決定,不要為了估計所謂的面子而上了殺熟的套。